我国CCRC养老社区概述: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典型特征、发展环境
一、CCRC养老社区概念
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是通过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助、介护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使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变化时,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居住,并获得与身体状况相对应的照料服务的老年宜居住区,如美国的太阳城。
CCRC养老社区起源于美国教会创办的组织,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有统计显示,美国居住在CCRC养老社区中的老年人平均余寿要比非居住在CCRC养老社区的老年人高出8-10岁,同时医疗保健费用的支出减少30%。
在美国,人性化的CCRC养老理念受到了老年人的普遍欢迎与认可。CCRC养老社区通常选择在距离市中心约一小时车程内的交通便利的城市周边地区。
CCRC养老社区的服务对象是退休之后的老年人,按照入住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可以分为三类类型:
二、我国CCRC养老社区的发展历程
CCRC养老社区属于舶来品。虽然我国是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的,但是受到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和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办社会体制的影响,我国老年人对养老、养老社区等养老设施存在较大偏见,比如住在机构就等于被家人抛弃,不孝子女才会把父母送入养老机构,养老机构经常打骂虐待老人……因此,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在我国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南亲北太”开启了我国CCRC养老社区的发展源头。如今,经历了2016年和2017年两次股权转让的上海亲和源已经成了宜华健康的全资子公司,而北京太阳城也逐渐沦为地产项目,运营难以为继。长江后浪推前浪,“南亲北太”之后,新的CCRC项目不断涌现。如,2003年金色年华·杭州金家岭退休生活社区开始立项,2008年项目开业运营;2006年北京燕郊的燕达国际健康城动工,2011年8月1日投入运营;2008年泰康开始关注养老,2015年泰康之家的旗舰养老社区——燕园开业运营……我国养老社区开始萌芽。综观国内CCRC养老社区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学习模仿阶段CCRC养老社区源于美国,经历了近100年前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我国早期的CCRC养老社区投资者基本都是出国取经,有的甚至是照搬国外的模式,如泰康之家、北京太阳城学习的是美国模式,天地健康城引进的是澳大利亚的管理经验,九如城与韩国的养老服务运营商合作。但是,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模式是接力式的,即每代人只有一个义务就是哺育孩子,老人赡养问题被推向社会的一种单向循环养老模式。而我国的养老模式是反哺式的,即父母抚育子女,子女长大后再赡养父母的一种双向循环养老模式,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虽然西方社会的CCRC养老社区的运营经验丰富,但是单纯的学习引进基本都遇到了水土不服问题。2、本土化阶段痛定思痛,投资者开始寻求本土化的路径。此时,投资者开始将引入的国外经验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融合发展。此阶段早期的项目追求空间设计的舒适感,逐渐形成老年住宅设计、装修等的硬件标准,后期更关注服务,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CCRC养老社区模式。项目拓客期缩短,会员制、长租、短租、产权销售等多种方式促进了项目的去化,项目开始实现运营平衡。同时,品牌价值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未来,我国CCRC养老社区的开发、建设、运营、服务提供等环节开始分化并各自出现专业的供应商,品牌价值更加凸显。
三、我国CCRC养老社区的典型特征
四、我国CCRC养老社区发展环境
1、我国CCRC养老社区的政策环境
2、我国CCRC养老社区的人口环境
3、我国CCRC养老社区的经济环境
2010年至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居可支配收入翻番,居民消费能力提升,特别是CCRC养老社区的目标客户——高净值人群不断增加。根据2017年12月份民生财富联合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以及东方国信发布的《2017中国高净值人群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拥有高净值人群 (即可投资资产600万元以上人群) 达197万人,其中36-55岁的中年人占七成(这部分人是核心高净值人群,因为他们在决策、发展和消费等方面均为中流砥柱,是投资和消费活跃度最高的群体),三成高净值人群汇聚在广东、上海和北京。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规模接近65万亿。在年龄阶段上,36岁-55岁共计占比七成左右。其中,46-55岁是高净值人群比例最多的区间,为39%;其次是36-45岁,占比31%。在教育水平上,拥有本科学历的人群比例最高,为36.8%;其次是高中学历,为27.0%,再次是硕士学历,为25%;拥有博士学历比例为1.5%,高中以下学历人群比例为8.8%。需要特别关注的是46-55岁是高净值人群占比最多的年龄段,这部分人知识水平高,思想观念相对开放,消费能力强,追求生活品质。但是他们的生育期正处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时期,子女数量少,家庭规模小型化,难以负担其养老需求,需要可以满足其需求的品质型养老项目的出现。而定位中高端的CCRC养老项目恰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2010-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告》(2010年-2017年)
4、我国CCRC养老社区的社会环境
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意愿和养老方式调研

数据来源:昱言养老工作室调研数据(2018年)
我国老年人传统的养老观念是养儿防老,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421家庭结构或者422家庭结构的固化、社会化养老方式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社会化养老方式。
根据昱言养老工作室对北京市2000名老年人进行的养老意愿和养老方式的调研结果显示:50岁以下、51-60岁、61-70岁三个年龄段人口乐意接受机构养老的比例均超过了40%,比较愿意接受机构养老的比例基本也超过了两成。
这说明,我国新进入老龄阶段的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接受度提高,养老观念更加开放,CCRC养老社区发展的社会环境显著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