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养老服务专项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12-03
浏览数:724次
到2035年养老服务规划成什么样
《规划》围绕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及老年友好型城市的建设目标,坚持老残儿一体发展原则,全面建成全面覆盖、城乡统筹、独具北京特色的“三边四级”精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到2025年,全市养老床位总数达到15.3万张,千人常住人口养老床位数达到7张,建成并运营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280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200个。建立起与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城乡一体的精准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均衡布局,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全覆盖,街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和市区养老服务联动支援机制不断推进,京津冀区域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深化拓展。
到2035年,全市养老床位总数达到21.6万张,千人养老床位数达到9.5张,建成并运营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380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总量不少于1600个。全面建立街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和市区养老服务联动支援机制,失能失智老年人90%以上可获得优质高效的长期照护服务,老年人可享受便捷可及、品质较高的养老服务。
规划对象是哪些人
《规划》人群覆盖全市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常住老年人、60周岁以下残疾人和18周岁以下困境儿童以及其他有照护需求的特殊群体。为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中有长期持续照护需求的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规划养老床位。
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保障能力,针对本市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常住老年人,划分以下三类人群为基本养老服务对象:
- 具有本市户籍的城市特困人员(原城市“三无”人员)和农村特困人员(原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等城乡特困老年人托底保障群体
- 低保或低收入家庭失能、失智、高龄老年人等困境保障群体
- 失能、失智、重度残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等重点保障群体
如何完善精准养老服务体系
- 确定“家庭基础、社会参与、市场主体、政府兜底”养老责任模式。明确“市级示范引领、区级补充指导、街乡镇区域保障、社区村精准服务”四级功能。
- 通过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区域服务资源协同建设“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将养老机构的服务逐步延伸至居家社区,社区助餐、助洁、助浴、助行等服务将全面覆盖。
- 对住宅公共设施、商场、公园、景区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进行无障碍设计与改造,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多种形式的助老惠老志愿服务活动越来越多,使养老服务易获得、可支付,更加舒心、便利、多元。
- 鼓励符合老年人、残障人士、儿童等需要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的设施复合建设,共享部分服务功能,提高设施使用效率。
如何保障养老服务空间供给
- 以各级政府承担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责任为切入点,聚焦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坚持养老服务的公益属性。
- 为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就近提供集中照护服务的,供地采用行政划拨方式;为非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实行低成本供应土地。
- 坚持养老服务设施“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现状养老服务设施与规划存在重大冲突的,应至少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区域规划综合实施方案中优先落实养老服务设施新点位后再调整,一般应先落点、再建设、最后拆除。
养老床位有哪些选择
- 打造街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让所有基本养老服务对象以及其他老年人可在常住的街乡镇获得基本养老服务。
- 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可就近选择养老服务设施,获取在其所属街乡镇的养老床位,获得便捷、专业的临时托养或长期照护服务,满足就近养老服务需求。
- 推进城郊养老服务协作体,通过区域协作,解决核心城区空间不足的问题,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 推动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体,让老年人在环北京周边有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按自身需求、喜好选择合适的养老机构,享受舒适、宁静、专业的养老服务。
如何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 倡导积极的养老理念和养老方式,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引导老年人树立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消费观念。
- 优化适老居住环境,鼓励发展老年人紧急呼叫产品与服务,鼓励安装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等设施设备。
- 逐步实施针对特殊老年人的既有住房适老化改造,以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变化导致的不适应,增强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和科学性。
- 普及公共基础设施无障碍建设,加强对超市、公园、景区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的无障碍设计与改造,重点对坡道、楼梯、电梯、扶手等进行改造,保障老年人出行安全。
- 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消除老年人“数字鸿沟”。创建国际一流老年宜居环境,健全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如何培育养老服务产业
- 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促进养老服务消费,使社会力量逐步成为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
- 发挥北京不同区域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康复辅具产业。
- 构建专业化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推进智慧养老,统筹汇聚社会企业和服务商,形成特色优势明显的养老服务产业格局。
- 全面推行老年人巡视探访,建立“养老服务顾问”制度,探索实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